传媒观点 | 深圳特区报专访李海洲教授:深圳为何成全球科研热土?解析AI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近日,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正式发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入选人数上创历史新高,共有70位学者上榜,其中包括数据科学学院的26位教授。
自数据科学学院成立以来,学院的教师队伍持续扩展,且具备显著的国际化特色。截至2024年11月,学院全职教授人数已增至79人,其中全职非华裔教授达11人,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色列、希腊等多个国家。这些教授均来自全球顶尖学府,拥有丰富的国际教学与实践经验。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双榜单,这一成就充分彰显了他在学术界的卓越贡献。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刘燕的专访时,李教授分析了深圳如何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并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AI)领域未来机遇与挑战的独到见解。
深圳为何能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
深圳已逐渐成为全球顶尖科学家汇聚的热土。李教授认为,深圳能够吸引大量高层次人才的原因在于其创新环境的建设、多元化的国际化氛围和本地对知识的尊重与包容。他特别强调,深圳完整的创新链条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极佳的科研条件。
Q1
深圳入选的学者和科学家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您认为是什么原因让这里成为了这么多高层次人才的“聚宝盆”?
“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深圳非常注重创新环境的建设。创新环境不仅仅体现在资金投入上,更在于人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思想比较接近的人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其次,国际化是深圳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我们学院有70多位教员,其中有10多位非华裔老师,他们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来到这里授课。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包容性,是深圳的独特优势。此外,深圳对知识的尊重和包容也为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
Q2
那深圳是不是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呢?
“是的,新的高层次人才会带来更多的人才。我自己也是这样被‘带来’深圳的。之前在新加坡,我的许多科研项目都与深圳的企业合作。我身边的朋友就问我,既然你远在新加坡也能有这么多深圳的合作机会,为何不直接回到深圳,大家离得更近一点呢?于是,我就回来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深圳本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许多科研课题。
科研本质上是创新链中的一个环节,需要有前瞻性的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有产业来将科研成果落地并实现产品化。而深圳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
深圳的AI产业:机遇与潜力
深圳的AI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李教授指出,深圳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应用场景。同时,AI技术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崛起,成为强劲的新质生产力。
Q3
根据去年的数据,深圳的AI企业已经超过2,200家,产业产值突破了3,000亿元。今年这个数据还在持续增长,您怎么看待深圳在AI领域的快速发展?
“深圳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这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人工智能帮助各行各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深圳在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很多行业都得益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个新兴行业,它不仅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还能为传统产业带来变革。我认为,这正是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
AI技术的挑战:生成式AI的伦理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合成技术方面的突破,越来越多的恶搞视频和虚假信息也开始在网络上泛滥。李教授分享了应对这些问题的两种思路——技术检测和行业规范。
Q4
随着AI合成技术门槛的降低,现在像换脸、换声这样的技术只需一键操作就能完成,很多恶搞视频也在网络上流传。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最早的人工智能主要用于内容判断,但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具备了生成能力,是生成式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动生成图像、声音等内容。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
第一,我们需要开发有效的检测技术,能够判断声音、视频是否为人工智能生成。其实这种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第二,合法的人工智能制造商应该遵循行业规范,明确标注生成的内容是人工智能合成的,而不是人类创作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内容的透明性。”
Q5
如果生成的内容中有一半是人工智能完成的,一半是创新者的原创成果,是否需要标明“50%是人工智能”呢?
“可以这么理解。人工智能本质上是通过学习大量已有的数据进行重组,因此它本身并没有创造出完全独立的东西。它的创新往往是通过模仿和重组已有的知识来实现的。”
人工智能:革命的工具,工具的革命
李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一个革命性的工具,而非有“灵魂”的存在。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但它终究是辅助工具,不能取代人的创造性和判断力。人们应该拥抱并善用人工智能技术,但始终保持主导地位,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而将会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
Q6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超过60年,而您也从事语音语言处理领域工作超过40年了。过去我们追求的是让人工智能能够像人一样行动,而如今我们希望它不仅能行动,还能像人一样思考。您是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它有区别于这种物的人性呢?
“人们希望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行动,关键是‘像’,而非‘代替’。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并模仿人类的行为、思维和逻辑,但它终究是模仿。即便它能够在某些方面模仿人类的决策和反应,但我们不认为人工智能是“有灵魂的”。
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辅助我们,而不是替代我们。它能够在我们不在时,通过学习人类的行为方式来执行任务,但这种“像人类”的行为并不等同于拥有人的思维。”
Q7
您认为我们有时产生错觉,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实际上是我们在人机互动时,将自己的意识投射到了机器上?
“是的,这种错觉往往是因为我们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潜意识地将我们的思维和情感投射到人工智能身上。
人工智能依然是一个工具,它是革命性的工具,也是工具的革命。它可以替我们完成一些高智商的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替代我们工作。
我们更应该拥抱它、理解它、善用它。这样,人工智能将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我们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在他之上。”
教授简介
李海洲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语音信息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类脑计算、人机交互
简介:李海洲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ISCA Fellow)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同时他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和德国不来梅大学卓越讲座教授。此前,他曾于2006年至2016年分别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于2009年担任东芬兰大学客座教授,于2011年至2016年任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教授,于2003年至2016年担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通信与资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和研究总监。
李教授曾任顶级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Audio、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主编 (2015-2018年);目前任Computer Speech and Language副主编 (2012-2022年)、Spring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副主编 (2008-2022年)。李教授也曾担任多个学术委员会委员:IEEE语音与语言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 (2013-2015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委员 (2015-2018年)、 IEEE 信号处理学会奖励委员会委员 (2021-2023年)。李教授也曾是多个学会主席:国际语音通信学会主席 (ISCA, 2015-2017年)、亚太信号与信息处理协会主席 (APSIPA, 2015-2016年)、亚洲自然语言处理联合会主席 (AFNLP, 2017-2018年)、IEEE 信号处理学会副会长(IEEE SPS, 2024-2026年)。此外,他还担任过ACL 2012、INTERSPEECH 2014、IEEE ICASSP 2022 等多个大型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
李教授享誉国际,他不仅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领域有着突出贡献,还领导研发了多项知名的语音产品,如1996年苹果电脑公司为Macintosh发行的中文听写套件、1999年Lernout & Hauspie公司为亚洲语言发行的Speech-Pen-Keyboard文本输入解决方案。他是一系列重大技术项目的架构师,项目包括2001年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研发的具有多语种语音识别功能的TELEFIQS自动呼叫中心、2012年为联想A586智能手机研发的声纹识别引擎、2013年为百度音乐研发的听歌识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