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港中大(深圳)金融工程理学硕士项目学子在第十届“中金所杯”斩获佳绩
近日,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中国期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大赛圆满落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工程理学硕士项目(MFE)的余泽炜同学和黄慧娴同学分别荣获全国特等奖和优胜奖。作为全国仅有的8位特等奖获得者之一,余泽炜同学受邀作为代表分享了他的备赛心得与学习体会,并介绍了他在MFE项目中的成长与收获。
港中大(深圳)金融工程理学硕士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金融理论知识,特别是定量分析方法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全球金融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为应对这一变化,项目在传统金融工程课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科学、量化投资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与金融理论素养,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他们在日益智能化、数字化的金融环境中提升竞争力。
全国特等奖
余泽炜
2023级,金融工程理学硕士项目
优胜奖
黄慧娴
2024级,金融工程理学硕士项目
赛事简介

“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竞赛,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中国期货业协会联合主办,是国内金融学科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顶级品牌赛事之一。自2014年以来,“中金所杯”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吸引了全国数千所高校、超过二十万名学生积极参与。此次竞赛不仅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优秀学子,更成为了检验高校金融教育质量、提升学生金融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获奖学生采访

余泽炜
2023级研究生
金融工程理学硕士项目
Q: 学院的哪些课程训练对本次比赛最有助益?比赛中哪个环节让您感受到专业学习的实际价值?
A : “金融工程理学硕士项目(MFE)为同学们提供了众多金融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我系统修读了Financial Derivatives(金融衍生品)、Investment Science(投资科学)、Algorithm Trading(算法交易)等高质量课程。而"中金所杯"是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金融知识竞赛,涵盖经济学基础、股指期权期货、国债期货、结构化产品及场外衍生品等内容,我在MFE项目中学习的课程全面涵盖了这些核心考点,极大地助力我在备赛时更迅速、精准地掌握相关考题。
在研一入学阶段,我首次参赛获得了二等奖。经过MFE项目一年多的深入学习,研二再次参赛时,我凭借更加扎实的金融工程知识和精准的应用能力,成功斩获了特等奖。这段学习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也让我在实践中更加自信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在比赛中展现了卓越的表现。”
Q: 您认为学院的哪些学习资源,或培养模式中的哪些特色让您在竞赛中更具优势?
A: “我认为MFE项目的亮点之一是优质的课程内容。以Financial Derivatives(金融衍生品)课程为例,我通过运用二叉树、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估计复杂奇异期权的价格和希腊字母;在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金融工程中的计算方法)课程中,系统掌握了蒙特卡洛模拟的算法实现细节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工程化应用。
此外,我认为MFE项目注重激发学生对金融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我曾参加在香港的金融实训项目(Bootcamp),了解不同金融工具,深入理解ABS等结构化产品在成熟市场中的运作机制。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意识到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是有实际价值的,也更激发我的学习热情。”
Q: 您会如何向学弟学妹推荐我们学院专业的独特优势?
A: “我认为,港中大(深圳)的地域优势显著。深圳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汇聚了众多传统金融企业与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同时毗邻香港的区位特性,为学生也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参与香港金融实践的宝贵机会。
对于立志投身金融领域的同学而言,港中大(深圳)MFE项目不仅拥有强大的课程内容,还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课外实践机会,如企业参访、专家讲座、就业指导等,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有志于科研或继续深造的同学,数据科学学院也构建了完善的学术支持体系。学院内设有众多科研助理岗位,定期举办前沿学术研讨会,科研资源丰富,为学术探索提供了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