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5年本科毕业生企业实践课程汇报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2025年5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5年本科生企业实践课程(Capstone Project)汇报与颁奖活动在道远楼举办。作为学院首次以课程形式面向全体本科生开放的实践项目,本次活动汇聚了10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和近百名优秀学子,31支项目小组通过精彩的路演和海报展示,全面呈现了为期4个月的企业实践项目成果。
本次课程汇聚了数据科学学院8位教授参与指导,包括陈锐志教授、陈宇昂教授、黄建华教授、江声教授、石川教授、武执政教授、王子卓教授和曾家炜教授。每个项目均采用“双导师制”,由一位学院导师与一位业界导师联合指导,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活动最终评选出9项“最佳答辩奖”和7项“最佳海报奖”。
这场集学术、实践与创新于一体的盛会,不仅全面检验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更充分展现了学院“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


AI时代,SDS与你共赴未来
人工智能(AI)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世界,从行业运作到职业需求,每一次技术变革都蕴藏着无限机遇。作为港中大(深圳)人工智能科研与教学的核心基地,数据科学学院始终站在科技前沿,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与平台,不断为学生赋能,助力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脱颖而出,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活动回顾
本次活动由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教学)王子卓教授主持。

王子卓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教授首先对远道而来的企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在开场致辞中,李教授以中文“实习”一词的词义为切入点,强调“学以致用,锻炼能力”,为活动定下了基调,并呼应了学院“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向。李教授指出,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完整且前沿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践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育人目标。同时,他对31支本科生队伍的积极参与表示欣喜,并期待大家在最终的课程汇报答辩中取得满意的成果。

李海洲教授致辞
答辩汇报环节
在答辩汇报环节,来自数据科学学院的31支本科生队伍围绕企业真实课题展开了精彩汇报。学生团队通过扎实的技术功底与创新的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内容涵盖多个领域:
金融与投资方向
▪️金融与投资的期货配对
▪️可转债模型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新闻情绪分析系统
商业智能与优化领域
▪️用户意图识别
▪️需求预测
▪️促销与广告优化
▪️生产计划
▪️库存管理
国民经济相关课题
▪️航运系统优化
▪️船舶作业效率研究
▪️交通流量预测
▪️交通拥堵溯源
AI+赋能
▪️AI辅助教学培训
▪️AI数字人技术
▪️数字空间构建与可验证研究
答辩汇报



















海报展示区
海报展示区是本次活动的另一大吸睛亮点。学生们通过数据可视化和现场互动交流等方式,将复杂的项目成果凝练为直观、生动的视觉叙事。一位导师点评道:“本届学生做的海报非常专业,大多数队伍的可视化都有很强的冲击力。”


颁奖仪式
经过现场紧张角逐,本次评选共颁发2类奖项:
最佳答辩奖(9项):








最佳海报奖(7项):






优秀企业合作伙伴
学院特别为到场的企业合作伙伴颁发了“优秀企业合作伙伴”奖杯,以表彰他们对课程的支持与贡献。本次获奖企业包括: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Ltd、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三态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达旦数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秩鼎技术有限公司(QuantData)、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本学期的合作企业覆盖金融、科技、物流、教育、零售、消费品、政府机构等多个领域,企业不仅为课程提供了真实课题,更派出资深导师全程深度参与,充分实现了“校企资源互哺”的合作模式。









作为学院内首个面向全体本科生的企业实践选修课程,学院通过“课程化”设计,将分散的实习资源整合为系统化培养路径,实现全员覆盖,打破实践壁垒。确保每位学生获得平等的高质量实践机会。通过引入企业真实课题竞赛制,以“实战+竞争”模式提升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潜能。每个项目配备学院内和企业内双导师,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落地于企业实践之中,形成“教学-实践-就业”闭环生态,校企生态圈初现雏形。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数据科学学院在产教融合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课程答辩不是终点,而是用数据智慧改变世界的起点。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让更多学子在实战中成长为驱动行业变革的数据科学力量!

扫码回顾活动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