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16日,李海洲教授获邀出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 西丽湖论坛 · 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题为“大模型及其产业前景”的主旨演讲,其演讲核心观点获得央媒《科技日报》报道。
西丽湖论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大湾区特色及融合创新特点的高级别品牌论坛,也是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重点活动,获邀出席的嘉宾皆为科教领军人物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图灵奖得主,及政府官员如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副秘书长。很荣幸数据科学学院李海洲教授作为学术界代表出席政府级别高规格会议并发表行业观点。
2023-11-21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公布了最新一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名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次获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在其中之列。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借助国际化、高起点办学优势,得益于广东省与深圳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于2016年5月先后获批设立省级和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合作启动博士后联合招收工作,至今已累计联合招收博士后超300名。
2023-11-16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3级数据科学博士生周子涵、2021级数据科学博士生欧阳屹东的论文在第四十届国际机器学习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ICML)发表。ICML会议是公认的人工智能领域三大顶级会议之一,代表当今人工智能研究的最高水平以及热门科研领域的最前沿。2023年,ICML共收到6538份投稿,其中1827份被接收,接收率约为27.9%。
港中大(深圳)的科研机会开放,不仅硕博学生可以参与科研,对于有兴趣参与科研的本科生,学校及学院有多重渠道向学生敞开大门。周子涵所发表的论文是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于本科期间在学院于天舒教授指导下发表的论文。周子涵本科就读于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大三开始跟随数据科学学院于天舒教授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并在今年秋季顺利进入数据科学学院开始博士阶段的学习。学院本科生们也展示了科研的潜力与实力,今年学院师生共有26篇论文发表在机器学习和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NeurIPS,其中包括两位本科生的论文。
2023-11-16

2023年10月25日,QS发布2024全球商科硕士排名(2024 Master’s in Business Analytics Ranking),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蝉联中国第1名,其中“就业能力”单项指标,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更是再次进入全球前10,并上升至全球第7位。
相较于2023年,此次QS排名无论从涵盖国家/地区数量,还是参与排名的硕士项目数量,都再创新高,分别达到29个国家/地区和765个硕士项目。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在更加激烈的角逐中仍旧保持竞争力,特别是在近年较为冷静的就业市场环境下,单项“就业能力”指标排名上升,项目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平均薪资为人民币34.2万/年,毕业生在市场上表现出了稳定的实力。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在此次QS商科硕士排名中全球排名为32位。
2023-11-15

2023年10月29日,由粤港澳四所高校参与组建的统计学与交叉研究开放实验室(STAT+X 开放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会议在珠海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举行。会议重点探讨了如何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构建国际化的创新实验室,及如何建立有效运作机制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确定了统计学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海洋、及人文社科等四个领域的交叉为实验室近期的聚焦领域。同时,会议还选举了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黄建华教授为开放实验室主任,牵头推动开放实验室的建设。
2023-11-07

2023年10月29日,深圳市群体智能驱动的低碳能源网络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功举办。
实验室揭牌嘉宾合影
2023-11-0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硕博项目招生宣讲会11月安排新鲜出炉,学院教授与招生工作人员将陆续在以下高校与大家面对面交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欢迎各位学子莅临宣讲会现场。
11月硕博项目招生宣讲会安排
11月将持续更新更多大学的场次,敬请期待。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即可了解更多宣讲会详细行程与安排。
2023-11-0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4年秋季博士生项目现已开启招生。目前招生的博士项目有:数据科学博士项目和计算机科学博士项目。
各项目为申请制,将采用滚动制招生方式,符合要求的同学可尽早申请。
1 学院介绍
2023-10-31

为让更多西北学子了解学院项目情况及招生政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硕博项目招生宣讲会将于2023年11月2和3日新增西安三所高校专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学院教授届时将与大家面对面交流,欢迎大家莅临。
学院目前开设有授课型硕士研究生项目4个: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金融工程理学硕士、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土。博士研究生项目2个:数据科学博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各项目为申请制,学生无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无需保研资格,毕业颁发教育部认证的“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项目将采用滚动制招生方式,可尽早申请。诚邀各位学子加入!
01 招生宣讲会
2023-10-30

在招职位
Faculty Position Openings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旨在建立一个国际水平的数据科学跨学科研究和教育中心。学院目前在招职位包括各级别的Tenured和Tenure-track以及Teaching-stream 职位。
Tenured or Tenure-track 职位
2023-10-30

新学期伊始,相信大家有留意到学院Logo的变化。近期,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对视觉识别系统做了全面升级。除学院Logo的变化,学院品牌色、辅助元素、字体都进行了焕新调整,同时学院中文名称也加入徐扬生校长篆书题字,学院希望通过新视觉系统向外界展示一个中西合璧高等学府下朝气昂然、与时代接轨的学院新面貌。
品牌标识变化/Logo
2023-10-2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研究生项目(M.Sc.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共同开设,依托港中大(深圳)两所学院及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优秀师资和科研力量,旨在培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尖端人才。
项目学制为两年,并提供两个专业源流供学生选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生将掌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基本理论,并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自动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深入学习。
2024年招生现正式开启,欢迎广大考生报读!
01 项目介绍
项目亮点
2023-10-19

2023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共22位教授荣登“全球Top 2%顶尖科学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榜单,占学院全职教授超三分之一。
榜单是由斯坦福大学团队于10月4日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Elsevier平台发布的第六版,共分为“年度科学影响力(Single Year)排行榜”,聚焦科学家2022年度的学术成就,及“终身科学影响力(Career-long)排行榜”,关注科学家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学院共20位教授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共12位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20位教授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2023-10-18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学院全职师资队伍已扩大至68名,是2020年学院成立初始时的两倍多。学院师资对标世界一流高校,面向全球头部高校吸纳具有国际化水准教学经验及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海内外知名学者和高水平学术人才;团队在学院成立三年间一直稳步增长,2021年较前一年涨幅达54.5%,2022年19.6%,2023年8.1%,已形成一支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师资团队。
RECOGNITION
2023-10-14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师生共26篇论文被机器学习和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NeurIPS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 简称NeurIPS或NIPS) 2023接收。论文来自学院18位教授、1位博士后及10位博士生、1位硕士生,除研究生外,学院的本科生也积极参与科研,论文作者中还包括2位学院本科生。NeurIPS 2023的接收率为26.1%。
2位本科生:
卢艺文、施展
1位硕士生:
晏志远
10位博士生:
董婧、李子牛、路舜麟、乔冠仁、孙子恒、王远程、魏少魁、杨超、张明达、朱明丽
1位博士后:
李文浩
18位教授:
丁宏强、樊继聪、李彤欣、李海洲、李爽、李文烨、李肖、刘桂良、罗智泉、马晨昊、茅剑锋、孙若愚、王趵翔、王本友、吴保元、武执政、查宏远、张瑞茂
2023-10-13